中国的历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
儒烏風亭いおり

本文为《中华文明史》第二部分简明中国史,第八讲的概括

中国的历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

一、史官制度

战国时期,往前到春秋,甚至上溯到轩辕黄帝,国家的最高掌权者身边都有史官。
人文处祖轩辕黄帝身边有一个叫仓颉的人。传说中仓颉创造了汉字。但仓颉还有另一个职务就是史官。

中国的史官是国家政治结构 organization chart 中的一部分。
它不像西方是个人对某一事件感兴趣,对历史的记载都是一个片段。
中国的历史记载是有史官制度来保障的,有专门的职位和专业的人做这件事。

夏商周以后,史官的职位就不是一个人,分工也越来越细。
当时的国君有史官,诸侯甚至大夫也有史官。

二、史官的实录精神

唐太宗与房玄龄的一段对话。唐太宗想看史书,房玄龄不让,他认为这会为后世开一个坏头。

《汉书》中对司马迁的评价就说,司马迁写史「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司马迁为了留下真实的历史,不惜身受宫刑。

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太史叫太史伯。齐国一位大夫政变杀死国君,想掩盖历史,就要求史官作假。
太史伯不干,于是太史伯被杀。他弟弟太史仲也不干,于是也被杀。他弟弟太史叔也不干,于是也被杀。
他们家最小的弟弟叫太史季,也不干,写的还是那几个字「夏五月己亥,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说,你几个哥哥都被我杀了,你不怕死吗?太史季说,跟死相比,我更怕不能完成史官的职责。崔杼没办法就放弃了。
之后太史季就拿着史书去存档,碰见另外一个史官南门氏迎面走来。
原来是南门氏是想,如果太史季死了,他南门氏要再把这几个字记下来。

三、对史学家的四个要求

唐代的刘知幾认为一个好的史学家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 史学。关于历史的一些学问,比如典章制度、专业术语。
  • 史才。非常好的写作技巧,把复杂的事情清晰明了、条理分明地记载下来
  • 史识。掌握非常好的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方法论。

清朝的章学诚认为史官还应该有「史德」。作为一个史官,人品一定要正。

四、中国历史记载的几种体例

  • 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地记载历史。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史书就是编年体史书。
    • 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写的《春秋》
    • 最长的一部则是北宋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
    • 好处是随时发生的事随时记,事情先后顺序和时间线索比较清楚
    • 缺点是难以对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 纪传体。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作。
    • 非常生动鲜活
    • 时间线索不那么清晰,难以对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的写作
    • 可以把一件事情讲得非常清楚
    • 不完整,因为作者是选择一些历史大事做这种整理工作。
  • 其他史料
    • 记言的《国语》
    • 大臣给皇帝的奏议
    • 《四库全书》里面的经、史、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