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家思想
儒烏風亭いおり

此文同样为我阅读那位教授所著《中华文明史》的阅读记录(有删减)
相较于上一篇《关于法家思想》稍微改了下排版风格,不知道哪种阅读体验会更好一些。

中华传统文化分儒释道三家,此文为「道」
我个人暂时认为「道」高「儒」一层,一为高于人间道理的天理,一为人间伦理。

下一篇暂定「儒」家阅读笔记,虽以读完,但仍需整理思考
至于「释」,在书中内容没成体系,以后也许会整理成阅读笔记

1.老子生平

《史记》中讲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楚国人,出生地是现在的河南鹿邑县,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附近。

《史记》中说老子晚年的时候觉得周王室已经很混乱了,不想再呆下去,于是就离开了周,骑上他的青牛一路向西,青牛就是黑色的牛。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守将叫尹喜看到紫气东来,就是老子头上有紫色的云气,从东面向西面缓缓而来。尹喜知道来的不是一个普通人,就在关前守候老子。他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这样老子就留在了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交给尹喜,然后他飘然西去,不知所终。

2.庄子生平

一般人在谈到道家的时候,经常把老子和庄子并列,称为「老庄」,给人感觉好像庄子和老子的地位相当。教授认为庄子跟老子的学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庄子是蒙人(今安徽蒙县),战国的时候属于楚国。《史记》中说庄子「其学无所不关,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的口才极好,《史记》中说「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非常不喜欢儒家,所以他写了像《渔父》《盗跖》《肢箧》等文章,「以诋訾孔子之徒」。
比如说他在《肢箧》中提出一个理论,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在庄子看来,只要这个世界上圣人还没有死光,就会有很多盗贼。圣人经常喜欢把这个国家治理得特别好,其实你是在给那些穷国大盗准备条件。

教授不认同他的话。也许从相生相克的理出发,这个世界上有好人、有坏人,有圣人也有大盗,但并不是圣人造就了大盗。教授认为庄子的说法是诡辩,他的很多思想大概都是这种思路。

【我也感觉怪怪的,庄子把存在坏人的原因归咎于存在好人,这种相对道德主义的谬误会导致人们道德水平的滑坡——即只要我的道德水平比其他道德已经掉入马里亚纳海沟的人“高尚”一点点那我就是好人。
唯一的道德标准应该是存在于神那里,因为人是神造的,末日审判是按照神的标准而不是人的标准。在中华文明中,神的道德标准体现在儒释道三家之中。】


从庄子的一些言论来看,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包括对道家思想的解读,教授觉得是相当有偏差的。但很多人都很喜欢庄子,因为庄子思想非常奔放,他的言论汪洋恣肆,文笔非常优美,所以很多文人和艺术家都很喜欢庄子。但是如果你真正研究哲学思想,你会发现庄子讲的跟老子讲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所以《史记》中说,「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后来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能力,于是派了一位使者带着 1000 斤黄金去见他,说你如果能够到楚国,楚王愿意拜你为相。庄子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所以你会看到庄子有点游戏人间的感觉,不愿意去操心国家大事。从庄子的话来看,你可以知道他一狂人自居。实际他也就是一个很狂很狂的人。

【我很难对隐士的做法进行评价,所谓政治应是众人协商解决众人之事,主动参与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但越是了解左派的思想就越是犯恶心,越想要逃离。可逃离之后呢,将人类社会交给左派吗?那不就是自毁人类文明吗?
所以川普才会有那么多的粉丝,一个保守主义者素人政治家站出来,为保守理念发声。可惜20年大选舞弊让白左又上台了,24年大选川普希望其实并不大,如果保守主义者的选票都集中在一个新兴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上会不会好一些?】


庄子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庄子鼓盆而歌。
故事说庄子的老婆死了,惠子过来看望和安慰他,惠子发现庄子正在地上坐着,张开两条腿,面前放一盆,一边敲盆一边唱歌。惠子就很奇怪,「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回答说:不是,其实我老婆刚死的时候,我也是有点难过的,但是后来我想一想呢,发现我的老婆从来就没有出生过。因为我的老婆在出生以前是没有形的,没有这个人身嘛。她不但没有形,连气都没有,只是天地之间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后来这种无形无象的存在变成了气,气又变成了形,然后才变成了我老婆。现在我老婆死了,只不过是回到了她原始的样子而已。既然她从来都没有生过,她怎么会死呢?所以我也不把她的死当做一回事了。
表面上看起来庄子好像看穿了生死,觉得生跟死是一回事,实际上教授觉得他很大程度上是在诡辩。也就是说,在庄子看来生死是差不多的,不光生死差不多,大小差不多、美丑差不多、善恶差不多、是非也差不多。

【生不是生命的起点,死不是生命的终点。但生与死终究不一样,天下万物归于有,有归于无。而低层次的无在高层次上又表现为有。】


庄子有一篇非常著名的代表作叫《齐物论》,所谓「齐物论」就是「齐物」和「齐论」。
什么叫「齐物」呢?就是什么东西都一样。所谓「齐论」就是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我们的看法好像不一样,但其实我们的看法都一样。所以你看庄子讲「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反正在庄子看来,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就无所谓美丑,无所谓是非,也无所谓善恶了。所以你看庄子讲「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不太认可齐物论的观点。是非善恶终究不能混为一谈,或许对于一些物质层面的东西,你可能会讲组成它们的原子质子中子都是一样的,甚至说都是夸克组成的,但不能因为底层逻辑一样就说上层表现是一样的。
人和动物都是由相似的东西组成,但人和动物并不是一样的,因为神是按照自己的模样去造人,给人定义了是非善恶的标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动物只有生存本能。】


然后庄周又讲了一个有名的故事,叫「朝三暮四」。
庄子说,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狙公」,他跟猴子商量如何安排猴子的伙食「芋」(橡树的果实)。狙公跟猴子们讲,早上给三个「芋」,晚上给四个行不行。猴子们一听很生气,狙公就说,那好那好,早上给你们四个,晚上给你们三个怎么样,于是猴子们都很高兴。庄子的意思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对这个养猴子的人来说,付出的成本是一样。但猴子们不知道,所以它们一会高兴一会生气。然后庄子说「是以圣人和之一是非」,因此圣人就把「是」和「非」混在一块儿的,没有「是」也没有「非」。

教授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问题。因为在庄周看来,所谓的阴和阳也是一回事,是非、善恶、美丑,所有相反相对的东西都是一回事,那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大小、强弱、好坏之分,也就没有阴阳之分。
但是你看老子讲道家思想,他是非常强调阴阳的,是把阴阳两分的。庄周就走得很极端,非常极端。


「庄周梦蝶」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事。
庄子做梦的时候梦见蝴蝶。他醒来的时候就想:我刚才做梦变成蝴蝶的时候真是太自在了,在天地之间飞行,心中没有忧虑,现在我醒了,到底是庄周做梦梦见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呢?其实看来庄子和蝴蝶也是一回事。
他用这样的一种态度去对待世间的万物包括生命,所以万物无别,这就跟儒家非常不一样。

儒家看人是有分别的,看物品也是有分别的。所以儒家讲什么呢?
儒家讲「爱有差等」。就是一个正常的人,首先应该最亲近自己的亲人;你把亲人照顾好了,如果还行有余力,才可以把这种关爱推广到别人身上,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你把「人」都照顾好了以后,下一步你就开始可以去爱惜「物品」。
所以这个爱是一层一层由近及远的。对待自己的亲人是「亲爱」,对待其他别的人是「仁爱」,对待物品是「爱惜」。


对于庄子的「齐物」,当然也可以有一种从修炼人角度的解释。
如果一个人真能够超脱世间,可能看世间的这些事都无所谓。你真正能够做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时候,也就是超越世间以后才能够达到的。而当你在世间生活的时候,你不能够违背世间的这层理。你老婆死了,你敲着盆高兴地唱歌,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对的。
在庄子看来,如果你能够达到「齐物」的境界,有无所谓是非,你就可以「逍遥游」了。

像《齐物论》中说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也就是说在庄子看来,什么长寿短命,什么大小,好坏、是非、善恶,全都失去了意义。这个可能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道德相对主义」。

庄子的《天下篇》里讲,「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的时代早已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有很多非常黑暗的事情,强国欺凌弱国,有力量的人欺负没有力量的人,在上位者去压榨那些在下位的人,富人去压榨穷人。如果你有一个基本的道德判断,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生活会感到很痛苦。而庄子就说没有什么道德善恶,大家都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对错可言。
如果你真这么想,你也可能就不存在道德上对你心灵的折磨。当官的迫害老百姓,那其实可能跟老百姓迫害当官的也差不多。如果你抱着这样一种想法的话,那就真的变成了犬儒主义。

所以你看法家「指鹿为马」。如果你是儒家,你就不能接受,鹿就是鹿,马就是马,人是有原则的,你会觉得撒谎你心里边过意不去。如果在庄子看来鹿和马也差不多,在上位的人如果「指鹿为马」,那在下位者叫「难得糊涂」。明明是一头鹿你非要说它是马,庄子会认为你说得对,鹿和马也差不多,这样其实就泯灭了是非善恶。这就会导致犬儒主义。

在集权主义国家,可能会有很多人喜欢庄子,你就这样麻痹自己的道德混日子,还能够装出一副很超脱、什么都看得开的样子。其实真的迫害临头的时候,这些人也超脱不起来了。

3.学术界关于道家思想的一些讨论

在学术界有一些关于老子生平的讨论。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其实根本没有见过孔子,还说老子不是春秋时候的人而是战国时期的人。教授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是想跟大家讲一下,当我们读书时看到不同的说法,应该如何去分辨它的真伪,或者说你如何能够在不同的说法之间找到一种能够调和它们的解释。

台湾有一位哲学家叫劳思光,写了一套《新编中国哲学史》。这个人可以说是把中国哲学各家各派流变的过程都了解得很透彻。他在第一卷中讲到老子的时候提到了一些不同的学术界的说法。简单讲一下他的三个结论。

3.1 第一个结论

他说老子在战国的时候还不是很出名。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叫杨朱的人。他的思想盛行于孟子和荀子之间。孟子生活在公元前 372 年到公元前 289 年,孟子之后有荀子,荀子是生活在公元前 313 年到公元前 238 年。荀子的时期是战国晚期,孟子生活在战国的中期。而在孟子的时代呢,按照孟子自己的说法,叫「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就是杨朱和墨子这两个人的学说传得到处都是,当时被称为「显学」。大多数人不是学杨朱就是学墨子。
当然孟子对此很不以为然。因为孟子是属于儒家,杨朱属于道家,墨子属于墨家。

我们知道,在战国的时候百家争鸣,所以持不同学说的学者经常写文章去抨击别家的一些观点。孟子就专门花一些篇幅去抨击道家的杨朱,和墨家的墨子。但是到了荀子的时候就没人再提杨朱了。大家肯定觉德很奇怪。如果墨子和杨朱的学问这么厉害,学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到荀子的时候就不提杨朱了呢?这就是为什么劳思光认为,杨朱是生活在孟子和荀子之间。总而言之劳思光认为杨朱的思想到了荀子的时候就已经失传了。


那么杨朱到底有什么思想呢?关于杨朱的著作目前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只能从别人转述的话中看到杨朱的只言片语。
孟子对杨朱的话非常不满,简直就把杨朱视为禽兽。孟子评价杨朱的一句话很有名,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这句话没有上下文,拔的这一毛到底是谁的一毛?

清华大学历史系的秦晖教授,就从「群己权界」的角度来解释杨朱。
秦晖的解释是这样的——杨朱所说的拔一毛其实拔的是别人的一毛。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果我认为拔掉杨朱一根头发就对天下人都有利,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去拔杨朱的一根头发呢?
杨朱的意思是:不可以。因为这根头发是我的而不是你的,你不能为天下人的利益来决定拔不拔我的头发;我的头发拔不拔只能是我来决定。因为它的所有权归我。

这就是秦晖教授对杨朱理论的一种解释。他实际上讲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你不能以「对大多数人有利」为借口去侵害少数人的利益
比如说,你觉得只要把这个人杀掉天下就太平了,那么咱们大家就一块儿投票,走民主的程序来决定把他杀掉。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你做事情得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果按照法律来讲不能这样干的话,那就是不能这样干。
反过来讲,如果当事人自己愿意,说只要我死了天下人就都得利了,我就自杀吧。如果这个人这样做了,那是他自己大公无私,这个是值得表扬的。
但是别人无权去剥夺他的生命,否则这个社会永远都可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借口去剥夺少数人的利益,而人人随时都可能成为“少数人”,这一点稍微看看现代史都能理解。

【记得以前听一些大咖讲过一个概念,叫做多数暴力。当时讲的事情发生在美国。大咖们讲,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立国基础是美国宪法,宪法精神规定——为了效率与分配,需要政府按照大多数人的意愿来运作,但宪法规定必须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而左派民主党的理念却是纯粹的“民主”——只要我人多、投票多,那么我就可以这么做。这是很奇怪的,群众是特别容易被煽动的,不能因为有多少多少人同意一件事情就去做这件事情。相反,右派保守主义共和党的理念就更传统一些,一切都坚持宪法精神。
那么多数暴力这一种令人恶心的事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吧。以莫须有的集体主义为名,压迫个人的意志,一切都以统治者领导者的意志为唯一,大家高中时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吧,所谓的“班干部”。
哪怕是现在,“共存派”和“清零派”依然吵的不可开交,可是,他们什么都改变不了,挺可怜又挺可笑的。】

3.2 第二个结论

劳思光认为杨朱的思想跟道家有关。
在《吕氏春秋》里面讲了这样四个字,「阳生贵己」。这个「阳」和姓杨的「杨」是古时候通用的。所谓「阳生贵己」就是把自己看得很重,那么把自己看得很重到底对不对呢?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把自己的什么看的最终?也就是「贵己」到底贵的是什么?如果看《淮南子·汜论训》里,我们会看到,这里对杨朱的解释就完全不一样。书中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

教授在这里给出他的解释。杨朱既不是在讲「群己权界」的问题,也不是在讲一个人应该自私自利的问题,实际上讲的可能是「有为」「无为」的问题。也就是说,「拔一毛而利天下无为也」,这里边的「不拔」并不是出于一种自私的原因,而是出于一种「无为」的原因。关于为什么要「无为」,写在下边。

3.3 第三个结论

劳思光认为学说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杨朱的学问没有了是因为它很粗糙,老子是他后面出现的,所以老子提出的学问就取代了杨朱的学问。

教授从劳思光的理论出发做一些推衍。
杨朱是一个道家人物,其学说在战国时期曾经是显学,很多人都知道,那么到荀子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了呢?劳思光的解释是因为在杨朱之后出现了比他的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理论,那么之前这个粗糙的理论就抛弃不用了。那么更加系统更加精妙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呢?就是老子和庄子。这就是为什么他把老子和庄子的生活年代定在杨朱的后面。
劳思光的这种说法在逻辑上还是能说得通的。

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一种事情为什么这样可能有不止一种解释,教授也说了下他的解释。
老子本人「道隐无名」。《史记》中说他以「自隐无名」为务,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隐士。所以他当时不被人所知也很正常。如果他不被人所知,那么他的思想就很可能是逐步传出来的。比如说他在函谷关留下《道德经》,送给尹喜,那么尹喜可能又经过实践,然后经过多少代的流传,一些人只得了其中的一部分,最后一直到战国时期才系统地把老子的思想传出来。所以并不是因为老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传出了一个系统的思想,而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他的思想到战国的时候才系统地传出来。
大家想一想这么解释是不是逻辑上也说的通呢?否则为什么稷下学宫那么多活跃人物,就没有老子的大名呢?

再有一个,就算老子和杨朱都是道家人物,杨朱的思想比老子出来的早,你也不能肯定老子就是继承和发展了杨朱的思想。因为同一件事情可能被不同的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现。就比如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研究出来微积分。


还有人在分析《道德经》的成书年代,是靠章句的解释来定位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在《道德经》里有这样四个字,叫「万乘之主」。什么叫万乘之主?意思就是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君。有人就说在春秋时期其实并没有这么大的诸侯国,最大的也就是千升之国,也就是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万乘之国是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的。
所以老子不可能在春秋时期就描述出来一个战国时期的景象。

这种说法其实也只是一种解释。原因很简单,有一些书是后人在整理的时候添加了很多东西。
当然我们认为《道德经》 主要是老子写的,但也不能排除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些人向里边添加了一些东西。如果仅仅从文本上分析的话,最多只能给每一章每一节,或者是某一段落定义一个时间上的坐标,但是你对整本书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是无法定论。

4.《道德经》

在 2001 年 10 月 29 号的时候,苹果的创始人 Steve Jobs,他在接受 Newsweek 访问的时候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I would trade all of my technology, for an afternoon with Socrates.」
我们觉得 Steve Jobs 很有能力、很有才华,不光是一个发明家也是一个企业家,他知道他所掌握的仅仅是 Technology,而不是 Wisdom,所以他愿意把他所有的技术拿出来换来一个下午,来听苏格拉底那些充满智慧的话。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道德经》中了解老子的智慧。所以我们就不再把精力关注在老子的生平上。

【正常来说,一个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教会人如何做人。而可悲的是,现在全世界都没有多少大学能做到这一点,国内的大学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是笔者所在的一所能排进国内前 20 的 985 院校,都常常被这里的学生自嘲为大专,因为它只教会你技术,而很少教会如何做人。而技术往往是最廉价的,清华北大教技术网课数不胜数,国外的技术课程技术教材也琳琅满目。于是笔者决定自己去阅读一些充满哲理的书,并尝试写下自己的感受。】


《道德经》的思想非常博大,一共包括八十一章,其中前三十七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开始,是《道德经》的上卷,也叫《道经》。后面这四十四章以「上德不德」开始,是《道德经》的下卷,称为《德经》。把《道经》和《德经》合在一起,总称为《道德经》。

读《道德经》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里面很多话非常令人费解,因为老子自己曾经讲过四个字,叫「正言若反」。也就是老子在论述的时候,常常给一个你自己完全意想不到的结论,跟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完全相反的。
比如说,老子讲「柔弱胜刚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又在第 78 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太极图
道家的很多思想都可以从太极图里看出来。
当我们看这张太极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包含了很多中国人非常珍视的价值。
比如说「包容」,就是大家可以看到阴鱼有一个阳眼,阳鱼有一个阴眼。明明是完全相反的东西,但是我允许你存在在我的里面,这就是包容。
我们还可以从太极图中看到「和谐」,阴阳虽然性质相反,但是却和谐地共处在同一个太极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循环」的概念,因为太极是一个图,它周而复始、不断的循环,而且无终无始。
从这张图里,我们还能够看到「相生相克」。所谓「相生」就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我们看阳鱼,阳发展到极点的时候,阴就产生了;阴发展到极点的时候,阳就产生了,这就是「相生」。同时我们能够看到「相克」,「相克」就是阴阳之间互相平衡,它们的面积一样大,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
我们还能够看到它们相互之间的转化,就是阴转成阳、阳转成阴。像中国人讲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都是讲这种相反的事物互相转化。


老子讲的是高于人的理。高于人的就是神。老子讲的理其实不是人中的道理。那么神的理就相当成体系。
不同的人在读《道德经》时,就能够从中体会出不同领域的指导作用。比如说,有人能够从《道德经》中学到如何治理国家,就是在政治上它能够从道德经中得到启发;有人从《道德经》中能够学到如何经商;有的人能够学到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有的人学到的是如何行军打仗;也有的人学到的是权谋之术。那是因为老子讲了一个很高、很大的理,人中的理不过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而已。

《道德经》派生出很多别的思想体系,比如说儒家、兵家、法家等学问都是从道家理论中派生出来的。那些学问都是属于用。所谓「用」就是应用,那么道德经真正讲的东西是「体」,这是一个本质的东西。我们主要在「体」的层面来探讨它,就是老子讲这些话,包含的最高含义是什么。至于说具体的,比如说政治内涵或者其他方面的内涵,教授以后在讲《秦汉史》的时候再详细地去讲。【好想看,买不起T..T】

4.1.道、可道、非常道

其实《道德经》里面所讲的「道」是一条通往天国的路,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老子把「道」看得如此之重。也就是说,走在这样的路上就是通向天国。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修炼。诸子百家都有讲过「道」,但老子所讲的「道」跟别人都不一样。「非常道」的意思就是我的「道」和你们平时所听到的「道」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可道」的意思是,我可以跟你说一说,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老子所讲的「道」是宇宙产生的原因。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面讲了这样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就是说有一个东西在天地之前就已经有了,它非常寂寞,永远不变,永不停止,它产生了天地。
后面讲「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就是说老子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道」,后面又给它取了一堆名字,而这些名字的意思大抵不过是返回到真正的生命产生的地方,而那个地方不是这个世间。
之后又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天地间有四个东西最大:道、天、地、人。人身可贵,如果人按照天地的这种规律去生活、修行,那么最后就能得道。
而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老子遇到了语言表达的障碍。因为老子说,我想给你描述一下什么叫天地之母,是从什么里面诞生的天地,但是呢,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所以我就给它起个名字叫作「道」。

【还记得高中时学过庄子的《逍遥游》,通篇都在重复讲一个故事,就是有一条大鱼,变成一只大鸟,然后怎么怎么样。我的语文老师也说,这种“逍遥”得靠悟,说是说不明白的。
而如果我想给你解释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作「自由」,可是当我在给你解释什么叫「自由」的时候,我很难用语言去描述它,因为我和你都没接触过真正的「自由」,只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描述自由在这个方面是什么样的,但总归是片面的,不是完整的。这种感受用文字无法描述,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建立起这样的一个概念。】


但是「道」这个概念介绍起来却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它无形无象,不可琢磨。我们的五官完全感受不到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让我们真正去了解它。只好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言,想办法绕着圈说,试图给我们建立这样一个概念。最后,老子说既然我们感受不到,它无形无相,所以我们干脆也就别管它是什么了,反正就有那么一个东西,老子管它叫作「道」。

这种语言障碍在描述超越人类的那种存在的时候所必然会遇到的。不只是老子遇到,在佛家中也会遇到。
我们知道禅宗有个说法,叫「不立文字」。因为它们认为用文字没办法给我们描述什么叫作禅或者什么叫佛法。
在佛教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手指月」,就是有个人向高僧请教佛法,这位和尚就把月亮指给他看,说你看这是我的手指,那边是月亮。什么意思呢?他是说,我用手指把月亮指给你看,但是你不要把我的手指当成是月亮。
就是说:你不要执著于文字本身。这可能是禅宗不立文字的本意:就是你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佛法的内涵,而不是执著在文字的本身上。

4.2.道如何生成的宇宙

《道德经》中写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一」是无极,「二」是太极,也就是阴阳,「三」的说法有很多,先不管。后面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任何的物质中都有阴阳两种因素,这就是宇宙产生的原因,你可以说宇宙里的万物产生于阴阳。后面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简单地讲,万物都是从「道」中产生的,所以一定要尊重「道」。再往下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也就是把「天地之始」就是开天辟地之前的那个时刻称之为「无」,之后那个时刻称之为「有」,有了天地之后就有万物,所以天地是万物之母。


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就是看不见的东西叫作「夷」;听不见的东西叫作「希」;摸不到的东西叫作「微」。把这三种东西混在一起。「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在它之上不再有光明,在它之下不再有黑暗。「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在看物质的时候,觉得它是「有」,因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但是这个「有」是从哪来的呢?是从「无」里边来的。这个无可能就是构成原材料的一个个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
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叫作「有」,看不到的东西叫作「无」,但那个「无」并不是真正的没有,而是「微观中的有」,是因为看不见摸不着,你才觉得「没有」。


所以这个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我们把《道德经》中那几句话连起来讲就很简单。就是宇宙中有一种微观的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咱们假设如果把它叫作物质;同时有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叫作道。是这个「道」把这些物质组合起来,就生成了这个宇宙。当这个宇宙生成的时候,你能够看到它了,你觉得这个宇宙是「有」;这个宇宙生成之前,你看不到它,你觉得是「无」,但它其实并不是「无」,而是微观中的「有」。微观中的那种物质你看不见摸不着,那种规律你也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你称它为「无」。

4.3.相生相克

「相生相克」的理在太极图上就可以看出来,当阴走到鼎盛的时候就会生出阳,阳走到鼎盛的时候就会生出阴。也就是说,一个事情走到极端的时候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这就是相生。
像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福祸之间是相互转化的。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讲了一个道理:好事和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像阴阳可以相互转化一样。中国有很多的成语,比如说否极泰来、剥极而复、盛极而衰、乐极生悲等等,都是某一样走到极端的时候就会变成另一样,而这两样是正好相反。很多中国人在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后,都会做一件事情,叫作「功成身退」。
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为了避免走到自己的反面,就必须见好就收。否则一个东西走到顶峰以后,就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这就是「相生」,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那么同时阴阳又有一种「相克」的关系。相克就是互相的平衡和制约。
中国文化是非常注重平衡的。比如说中医讲人有五脏,五脏分属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哪个都不能太过,互相之间要达到一种制约和平衡的关系。

这个相生相克的理就注定了事情是一正一反同时出现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非、美丑、善恶、对错永远都是一对儿一对儿出现的。

【书中段有很多历史上的例子与故事,此处省略】


老子还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什么意思呢?说一个家庭出现了孝子慈父,这个家庭一定是出了问题。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舜。
《史记·五帝本纪》里讲到别人向尧推荐舜作为继承人的时候,说舜的父亲固执,母亲愚昧,弟弟凶狠,但在这样的家庭中,舜仍然能够和他们搞好关系,所以舜具有孝悌友爱的美德。舜的父亲给舜找了个后妈,生了个儿子叫象。舜的父亲叫瞽叟【gǔ sǒu】,是个盲人,喜欢小老婆和小老婆的儿子,就经常跟舜找茬,舜也不跟他一般见识,「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就是你要是拿小棍子打我,我就扛着,反正你也打不伤打不死;你要拿大棒子打我,那我就跑,不能让你给我打伤了,因为还要留着这个身体继续来侍奉父母。后来他的父亲想把家产全部留给自己的小儿子,就让舜去用泥涂抹粮仓,结果舜爬上屋顶之后,父亲在底下放火要烧死他,舜拿两个斗笠做成个降落伞一样跳下来,没有受伤。后面还找其他机会要杀死他。但是舜却一直保持了对父亲的孝和对兄弟的友爱,所以大家说舜真实一个大孝子啊。反过来讲,如果舜的父亲对舜非常好,舜做出任何孝顺父亲的举动,大家都不会觉得怎么样,无非是人之常情。恰恰是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不好,这样才显出舜的道德非常高尚。这就是老子讲的「六亲不和,有孝慈」,孝子慈父一定是出现在家庭非常困难,或者矛盾非常多的环境中。

后面老子还说「国家昏乱,有忠臣」,就是当君王非常昏聩愚蠢,或者骄奢淫逸等等,才会凸显出谁是忠臣。
《旧唐书》中有一段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对话。唐太宗跟魏征说:魏征你真是个大忠臣。魏征回答说:臣不想做一个忠臣,我想做一个良臣。李世民就问魏征:忠臣和良臣还有区别吗?魏征说「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龍逢、比干是也」,良臣就是古代比较有名的大臣,他们帮助帝王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而忠臣是因为它们碰到了像桀纣这样的暴虐帝王。接着说「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独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我们看到岳飞就被视为一个忠臣,那是因为他生逢一个乱世,宋朝丢失了半壁江山,高宗不断掣肘,不让他去北伐中原,秦桧又不断陷害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还能精忠报国,所以被视为忠臣,甚至被后世视为偶像、圣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岳飞要钱,高宗就给他钱;岳飞要兵,高宗就给它兵,像秦桧、张俊、 万俟卨【mò qí xiè】等等都跟岳飞很配合,岳飞北伐中原迎回了被掳走的钦宗,洗雪了国耻。那样的话,岳飞最懂只是一个良臣。大家不会像现在对他如此缅怀、赞誉和纪念。
所以你看到历史上有很多人打仗跟岳飞一样战无不胜,像唐朝名将稣定方、裴行俨、薛仁贵等等,都是这种战功赫赫的将军,但是他们都没有岳飞这样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国家昏乱的时候才有忠臣。虽然那些唐朝将领在高宗时期建功立业,开拓疆土,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岳飞经历的这种陷害,所以名声也就没有岳飞这样显赫。

4.4.反向思维

《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有一个故事,曹操被封为魏王,需要指定接班人。他的两个儿子,世子曹丕和临淄侯曹植为此明争暗斗,就想方设法讨好曹操。裴松之注《三国志》的时候讲了一件事。有一次曹操要带兵出征,百官都到阅兵场上去送曹操。头一天晚上,曹植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赞美父亲的功德。左右都觉得这个文章写得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而曹操本人也非常高兴。可是曹操这一高兴,曹丕就不高兴了,因为明显弟弟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一点嘛。而曹丕也没写文章,没做这样的准备。怎么办呢?所以「世子怅然自失」,感到很失落。这时他的顾问吴质就趴在他的耳边讲了这样一句话,「王当行,流涕可也」,说父王要出征了,你只要哭就可以了。于是曹丕就开始哭,父亲年龄大了,真是舍不得,战争很危险,父亲一定要注意呀等等,痛哭失声,显得真情流露。结果把曹操也给感动了,百官们跟着曹操一起流下眼泪。
《三国志》后面还描述了一下大家的心理反应。「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说是大家都认为曹植文章华美,但没有曹丕对父亲的孝心那么真诚。

你会看到什么呢?曹植就属于非常聪明非常有才华的人。这种聪明和才华不是人人都有的。但曹丕「大巧若拙」,用了人人都会的一招,人人都能够做得到的事情,看起来非常愚笨,却最为巧妙,把曹操也给感动了。这就是一种反向思维,像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多。有时候你不吱声不说话,「大辩若讷」,反而好像你的沉默是最有说服力的。


这种反向思维在《道德经》中被视之为王者之道。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后边讲「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处在众人的上位,你首先应该谦虚,你想走在众人的前面,你先要走在众人的后面,这样没有人认为你挡了他们的路;即使把你推到高位上去,他们也没有压力,于是大家都愿意推举他。可以想像一下,假如说咱们这一堆人里要选一个人做领导。现在有两个人选,一个非常严厉苛刻,一个非常谦和和尊重他人。第一个人再有能力,大家也不会喜欢,因为自己会很有压力。第二个人,大家却都愿意服从他,因为没有压力。
后面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他不跟别人争,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和他争。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反向思维。我们想要得到一个位置,通常都是考努力和争斗,把别人偶读打败了,但老子告诉你,有的时候你往后退一步反而效果会更好。

唐太宗在位时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我们知道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是一个贤明仁爱的君主,但他的家庭一直是有问题的。他登基之前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就是因为他的长兄和三弟要害他。后来唐太宗立他和长孙皇后的长子叫承乾为太子。结果承乾人品很差,干了很多坏事,唐太宗屡次容忍他,并不断派当时非常有名的儒生去做他的老师,希望用圣人的教诲化除他的戾气,但承乾一直不思悔改,最后和侯君集等人准备发动政变。唐太宗发现后,废掉了承乾,这时太宗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是他的四儿子,魏王李泰。李泰是个文学之士,和很多当时的名士关系也非常好。
唐太宗在废掉承乾后,曾跟他有一段谈话。承乾说「我已经是太子了,只要我等一等就可以做皇帝,为什么要谋反呢?就是因为老四李泰,不断地设置各种各样的阴谋想要跟我争皇位,我实在等不及了,就谋反了。」
唐太宗后来有一次和很多他最信任的臣僚,像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诸遂良在一块儿开会,唐太宗说「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当时太宗甚至拔出刀来要自杀,诸遂良抱住了唐太宗,把刀夺下来。长孙无忌就问太宗「到底陛下有没有下决心立哪个儿子做太子呢?」唐太宗回答说「我欲立晋王」,也就是第九个儿子李治。长孙无忌说「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李治的性格非常柔弱,承乾跟李泰争位,他也没什么动作,因为跟自己没关系嘛。
唐太宗为什么立李治呢?他自己说「因为李泰和承乾两个人在争皇位,如果我给李泰的话,就会给大家一个印象——太子之位是可以通过阴谋来得到的。以后如果还有太子做得不对的时候,同时还有一群藩王在盯着这个位置想要争夺的话,这些人就永远都失去继承资格。这就作为一个定例,永远都这样办」。后来太宗又说「如果魏王李泰被立,承乾就死定了,晋王李治也活不长。如果将来时李治当皇帝,李泰和李承乾这两个儿子都可以保全。」
所以你会看到,在这个激烈的充满了阴谋和背叛的宫廷门斗中,只有一个人没参与,他就是李治。他就是「不争」,最后皇位反而落在他身上。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在道家看来,最好的东西就是水,因为水一直往下流,就是有谦下之德,而且不与万物相争,总是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最低最脏的地方,所以水就体现了「道」的美德。老子又说「曲则全,枉则直;穷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后面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有时候想达到一个目的,你可能需要做一个相反的动作。比如说我希望卖一个东西给你,那就是把你的钱赚到我的兜里,那么我可能先给你一些小的样品,可以让你先试一下。逛超市的时候,大家可能经常会看到有很多食物是可以免费试吃的。你一吃觉得很好,可能就买了,这就叫「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4.5.修道、无为、去执着

「无为」是道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老子经常讲「无为」。「无为」并不是没有行为,而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并没有抱着非常强烈的一定要达到某一种目的的心。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做,但我们心里没有执著,这样才达到了「无为」的标准。老子曾经讲过,人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所谓「无常」的「常」就是恒久、永远的意思。老子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既然人世间「无常」,那么我们想得到「常」应该怎么办呢?只能超越人世间才能找到。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四十章里讲「反者道之动」。如果我们想「得道」,必须反着走、往回走,回到我们生命产生的那个地方或者状态才能够真正的「得道」。当然,生不是生命的起点,死也不是生命的终点。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所以老子其实是讲了一个返本归真的道理,也就是人修道的道理。那么怎么才能返本归真呢?老子回答说,要去掉执著,而且要一直坚持的做下去。

「执著」就是一些不好的心。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返本归真的话,想回到我们原本生命产生的地方,我们得一点一点地磨练。怎么磨练呢?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损什么东西可以损到无为?损「执著」。当我们每天把不好的思想去掉一点、再去掉一点,最后就能够达到「无为」的程度。达到「无为」状态,我们也就真的就得道了。老子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去掉「执著」之后有什么好处呢?人就会达到清净无为,那么这个时候智慧就会源源而出。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还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我们在人世间寻求,走得越远,我们的智慧反而会变得更小,因为真正的智慧在我们的心中。当我们无执无失的时候,当我们的心清净的时候,我们才会找到真正的智慧。

【那选择「无为」、「去执着」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帮助呢?于我而言,我可以不拘泥于“为了追求3.8的高绩点而放弃人文修养”;可以不拘泥于“选择无用的跨专水课刷学分而是选择感兴趣、有价值的跨专课”。道家是中华文化中最高的,是超越人世间的道理,不论什么领域都能从道家中获得指导,因此不同的人对道家的理解不尽相同。老子所说的「道」太高了,高到天上,高到我们很难「得道」,执著心人人都有,去掉执著心很难,所以圣人很少,倒在成圣路上的人很多。】

4.6.治国

《道德经》里既然讲的是「道」,它就包罗万象。有的人从中看到了兵法,有的人从中看到了怎么经商,有的人看到了怎么为人处事,当然也有人看到如何治理国家。
老子在谈到治国方法的时候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后面讲「大道出,有任义;智慧出,有大伪」。

如果你要看看我们当今所生活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学说太多了。比如关于经济,到底应该实行古典经济的自由主义,还是应该凯恩斯主义呢;多元文化好呢,还是秉持某一种信仰,比如纯净的基督教文化好呢;文化马克思主义更对一点,还是原来的传统更对一点呢;艺术到底是现代派好,还是传统好呢?
反正各种各样的学说非常多。当各种各样学说都出现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真伪并存的世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当人们认为自己很聪明的时候,就会发明出各种各样非常错误甚至非常极端的学说。
所以真正的聪明不是表现在这个社会上理论很多,而是整个社会真正处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状态。没有那么多的学说,老百姓的思维也没有那么活跃。当他的思想没有那么活跃的时候,他就会很清净。这时候他的智慧就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而是从他的自心产生出来的。


这样说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老子就是在讲「愚民」,让大家变笨嘛!所以有人就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成问题,他想人变笨嘛。但如果你要真的去看西方文化,你发现它也是这个观点。按照《圣经》的记载,上帝为什么要把亚当和夏娃撵出伊甸园?因为它们吃了不能吃的东西。什么东西呢?智慧树上的果子。也就是说,当他们吃了这个果子之后,开始有智慧的时候,上帝就说你们不能在伊甸园再呆下去了。这里面的道理,跟我刚才讲的老子说的东西是相通的。

那些东西方真正的觉者,就是那些神,其实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非常相像的。并不是说人聪明就是好事情,人的脑子很活跃就是好事情。你越执著这个世间的学说,你就离真理越远。

你看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跟《圣经》讲的是不是挺像的?

柏拉图不也说吗?真知来自于回忆,是你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其实也就是你返本归真的时候,想起来了天国的景象,得到了天启的智慧。老子也好、上帝也好,柏拉图也好,他们实际上都在告诉你:真理不在人间,而在神的手中。


那么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就是国家很小、人很少,相互之间是一个熟人社会,不用太多的法律,靠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谁跟谁都认识,所以大家都相互照顾,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这就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我们连隔两个房子住的人姓什么都搞不太清楚。

在一个熟人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亲近、紧密、可以靠伦理来维系。对于这样的社会,治国之道崇尚「无为」。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就像是烹饪小鱼小虾一样。小鱼小虾在烹饪的时候不能乱翻,你总是翻来翻去,肉就碎掉了,必须慢慢煎慢慢熬。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简单的讲就是治国要无为。


老子还提到治国的不同境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好的治国方法使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有人在管理这个国家,这是最高境界,无为而治。就像我们呼吸空气和喝水一样,你不会每天想我在呼吸空气,我在喝水。圣人的存在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他给你需要的东西,但你却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比这个差一点的就是「亲而誉之」,就是大家都赞美这个国君真好,对我们真好,这是第二等境界。

其次呢?「畏之」,吓得要死,看见他就躲,他说什么我们都照着做,要不然后果很严重,这就是「畏之」。有一些极权社会就是这样。这样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侮之」,就是大家都骂他。而有些政体,不光大家都骂它,它有时候还专门雇人骂它自己。为什么呢?它雇人骂自己,骂它的人就积累了一定的信誉。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很勇敢,很有正义感。然后等到关键时刻,它需要什么的时候,这些长期骂它的人就会跳出来支持它。大家都觉得这人长期骂它,最讨厌它,现在连他都说这件事情对它没什么好处,那可能真的就是没好处。


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在老子看最重要的是「道」,失去「道」以后再讲「德」,失去「德」之后再讲「仁」,失去「仁」之后再讲「义」。这也是老子认为的不同的治国境界。

我们知道儒家是讲仁、义、礼、智、信,而老子认为到了「义」这个境界的时候,社会已经不太行了。
其实你看美国,我们都觉得还不错,美国其实已经到了「信」的阶段了。美国是一个信用社会,这可能就是人类能够维系的一个相对比较好,但已经是很低的阶段了。

4.7.道、儒、兵、法家的关系问题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无事取天下」。「以正治国」就是治理国家应该走正道。教授觉得这个原则被儒家得到了,儒家讲「仁政」,对百姓要仁爱,这是符合天道的。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也知道,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很可能是本于老子的。

同样在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生克变化无穷,兵家就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那些诡诈的谋略,是符合「以奇用兵」的原则的。

老子还讲「无事取天下」。如果君主能够无为,天下就会太平。在汉初的时候,采用「黄老之治」,文景时期国君讲无为,并没有发动大的战争或者加强中央集权,对于那些专横的诸侯只是稍加约束,同时跟匈奴之间延续和亲政策,尽量避免战争,同时也没有做什么大的工程,所以在文景时期基本上是属于道家「无为而治」的状态。

秦用法家,统一了天下。其实在教授看来,法家跟兵家非常相像。在《史记》中也把老子和韩非做了一个合传,叫《老子韩非列传》,表明司马迁也认为法家的东西和道家有关。在教授看来,法家实际上是把兵家的诡谋,就是在战争中欺骗敌人的阴谋诡计,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君王驾驭臣下,所以法家是对于老子的一种误读。因为在老子看来,用兵打仗不是一个国家的常态,只有在极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够诉诸战争。所以我们看到老子论兵的时候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军队走过的地方,荆棘会生长;经过长期的战争后,农业的收成就会不好,因为农业对播种、灌溉等农时是非常敏感的,而战争会打乱农时。同时战争中会有很多人非正常死亡,他们的怨气会在天地之间郁结,转化为一些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还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前面讲的很清楚,用兵打仗是不吉利的事情,不是君子的工具,不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要动用军队的。即使你真的取得了胜利,你也不应该夸耀自己的功劳,否则就等于说你是一个杀人狂,像这样的杀人狂不可得志于天下。

所以在老子看来,兵者的东西是不能够长久使用的。但是法家把兵家的诡谋作为了一种常态。人和人之间耍心眼,或者是君王驾驭臣下等等都是用这样的阴谋诡计,这就背离了「道」。因为道家讲得很清楚,阴谋诡计不可持久,所以真正以法家治国的政权,也难以持久。秦就是用法家治国,只统一了 15 的时间就灭亡了,这就很像老子讲的「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当然在《道德经》中,老子也谈到了一些权谋类的东西。就像我们上堂课引用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这里就不重复讲了。

韩非子在《喻老》中讲了一个故事。韩非子是法家人物了。这个故事记载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面,很能说明「将欲取之,必固予之。」的故事。
故事说:「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就是当时郑国的国君郑武公想要跟胡国作战,在打仗之前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郑武公有一天问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我要对外打仗、开拓疆土,应该打哪个国家呢?大臣关其思说「胡可伐」,应该打胡国。估计他可能猜到了郑武公的心思。结果郑武公就把关其思杀了,说「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是我的兄弟之国,你让我去打胡国,到底是何居心?后面说「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胡国的国君听到这件事后,以为郑国的国君跟自己非常亲近,你看他把女儿嫁给我,把建议打我的大臣给杀了,于是对郑国就不做防备。后面讲「郑人袭胡,取之」,于是郑国人就攻打胡国,因为他没防备,所以就把胡国吞并了。

这个故事就是「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就是我要抢夺你的土地,但我先把女儿嫁给你。这种东西其实是兵家的诡谋,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教授觉得是相当不道德的。

后记——我与朋友的讨论

还没人跟我讨论0.0